【成果分享】徐銘甫副教授(國立聯合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財務報表之文字分析與個案研究
透視企業財報⽂字揭露: 預測營運風險與揭⽰潛藏危機的新利器
隨著⼈⼯智慧與⾃然語⾔處理技術的進步,企業財務報表中的⽂字揭露內容,正逐漸成為評估公司營運狀況與潛在風險的重要來源。過往評估企業營運風險多仰賴量化指標如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但隨著⾃然語⾔處理( NLP) 技術精進,投資⼈與研究機構開始聚焦於財務報表中⽂字揭露( Textual Disclosure) 的潛藏訊號,特別是針對半導體企業年報中的MD&A(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進⾏深入語意分析,發現可以有效預測企業未來的營運波動與風險曝險程度。⽽多數在投資⼈與分析師所依賴財務比率如負債比率、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等量化資料作為判斷依據是⼀種風險很⾼的決策過程,以最新研究指出,半導體企業年報中的「 管理階層討論與分析(MD&A)」以及整體財報的⽂字敘述,同樣蘊含豐富的風險訊號與策略導向,可作為預測公司未來表現與潛在違規風險的重要依據。
以某知名晶圓代⼯廠為例, 其在近三年年報中, 營業外收入比重顯著提 升, 甚⾄於2023年超越主業營收的成長率。 透過財報語⾔分析發現, 管理階層在MD&A中⼤量使⽤「 市場不確定性」 、 「 產能調整」 、 「 客⼾需求波動」 等負⾯情緒的詞彙, 並對主要技術節點未來研發的投資回報率語焉不詳。 這類語句反映出企業試圖透過非本業收入( 如政府補助、 資本利得) 緩解主營運壓⼒, 顯⽰其潛在財務穩定風險。 同時有⼀項針對SEC揭露⽂件的研究分析顯⽰, 當企業的營業外收入⾼於本業收入, 往往代表其核⼼業務成長乏⼒, 或存在短期套利與會計操作的動機, 這樣的異常現象在⽂字敘述中常可發現企業嘗試淡化主業不振的語⾔模式。 透過⾃然語⾔處理( NLP) 模型與語意分析⼯具, 研究⼈員已能有效提取語⾔中的負⾯情緒、 模糊語句與風險暗⽰, 進⼀步結合COSO內部控制整合架構( COSO Integration Framework) 與企業風險管理(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理論, 建構可量化的風險預測模型。 當然企業若未能清楚揭⽰其策略、 風險控制與績效評估機制, 將不僅⾯臨內控缺失風 險, 更可能在法規合規性( Compliance with SEC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上產⽣爭議。 半導體產業由於涉及⼤量資本⽀出與長期研發計畫, 若在揭露⽂件中未清晰反映預算配置與現⾦流策略, 將可能使投資⼈誤判實際財務健全度。
以2022年全球晶片荒為例, 台、 美、 韓多家IC設計與代⼯公司在年報中⼤量使⽤「 供應鏈緊縮」 、 「 原料價格上升」 、 「 交期延長」 等負⾯敘述, 經實證分析顯⽰, 此類語意結構與後續三季財務表現與股價修正⽅向呈顯著正相關, 印證「 財報語意預測模型」 具備實質預警效果。 在實務應⽤層⾯, 半導體企業應積極建構「 結構化揭露流程」 , 整合企業風險管理( ERM) 架構與財報撰寫流程, 確保資訊透明與⼀致性。 尤其當企業⾝處跨國營運、 多重上市架構下, 更應同步符合SEC、 IFRS與各地證券主管機關之揭露規範, 降低⼈為疏漏與誤導性資訊之風險。
此外, 「 裙擺理論( Hemline Theory) 」 雖然在學術界備受爭議, 卻揭⽰了情緒指標與股市波動間的微妙關係。 近年來, 情緒分析⼯具已被應⽤於財報⽂字中, ⽤以評估管理層對未來展望的態度, 進⽽反映其對經濟情勢的判斷。 例如, 在COVID-19期間, 許多公司在MD&A中⼤量使⽤「 不確定性」 、 「 挑戰」 等詞彙, 顯⽰其對未來市場環境的保守看法。 為促進資訊揭露的清晰與合規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 IASB) 已對年報格式與語⾔明確規範, 企業應確保年報撰寫符合 SEC與會計準則的揭露規範( Compliance with SEC & Accounting Standards) , 同時提升報告的可讀性與透明度, 提升年報整體品質並降低法律與聲譽風險。
財報⽂字揭露已成為評估半導體企業營運健康與潛在風險的重要前瞻性⼯具。 結合語意分析技術與風險治理理論, 有助企業管理階層提前掌握市場脈動, 並提升財報溝通的信任基礎。 投資⼈與監理機構亦可據此進⾏更細緻、 動態的風險評估與決策⽀持。 透過跨領域技術整合, 包括⽂字探勘、情緒分析、 風險管理理論與會計準則遵循, 企業與投資⼈正朝向以⽂字資料為核⼼的風險預測新時代邁進。 未來, 誰能掌握這類非結構化資料中的隱性風險訊號, 誰就能在競爭激烈的資本市場中占得先機。




